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泰国华人宗教的文化适应:以泰国德教白云师尊造像为案例
报告字数:13103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
发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东潮汕地区的德教,是倡导行善积德、宣扬华人传统道德观的当代海外华人宗教。在当代泰国,德教与主流社会的关系尤为密切。德教初传泰国,始于1945年底泰国侨生林修悟由汕头返回曼谷时,带去了“白云师尊”画像及香火。随后,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泰国的政治背景下,德教在曼谷逐步发展,取得了合法地位。与此同时,“白云师尊”的造像特征,也由“道貌”易为“僧容”。本文以泰国德教界所供奉的白云师尊造像的历史演变为案例,探讨20世纪50年代初泰国华人本土化的历史背景下,泰国华人宗教的文化适应的历史过程与具体机制。
作者简介

陈景熙: 陈景熙,华侨大学海外宗教研究中心副教授

张小燕: 张小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