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写得不错的书,最近朋友在微信上传来一篇《中华读书报》的文章(陈洁:《〈万历十五年〉的中文之旅》),曝露了一些此书出版的内情。从文章知道,此书的出版,首先是“老革命”金尧如认为,此举“对国外知识分子有好的影响”。则最初的立意,多少还有些统战的意味在,而不是感觉其文字有多好。当年作者、编者的风尚,如今似乎都难见到了。如黄仁宇先生提出“著者不受金钱报酬”,只希望给些样书,以送朋友。坦白说,我自己就一直希望出版社多给稿费,而且是多...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写得不错的书,最近朋友在微信上传来一篇《中华读书报》的文章(陈洁:《〈万历十五年〉的中文之旅》),曝露了一些此书出版的内情。从文章知道,此书的出版,首先是“老革命”金尧如认为,此举“对国外知识分子有好的影响”。则最初的立意,多少还有些统战的意味在,而不是感觉其文字有多好。当年作者、编者的风尚,如今似乎都难见到了。如黄仁宇先生提出“著者不受金钱报酬”,只希望给些样书,以送朋友。坦白说,我自己就一直希望出版社多给稿费,而且是多多益善,从不嫌多,仅觉其少。像黄先生那样的风格,真不能及。而润色文字的沈玉成先生,拒绝接受黄先生提出的三分之一稿费,尤其令我钦佩。从现在披露出的修改幅度看,拿三分之一的稿费,实不算多。而沈先生分文不取,真是君子风范。附带言,文章说“黄仁宇离国已逾三十年,汉语不仅生疏艰涩,而且不乏陈旧过时、不合语法的表达”。这可能有些误解。我的印象中黄先生不时用汉语写作,不过未曾发表在大陆而已,应不至于“生疏”。当然,海外有些表述“不合”大陆“语法”,也是可能的,但应不至于“艰涩”;盖黄先生的汉语写作,似乎面对非专业读者的多,若“艰涩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