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作者:张涛 项永琴
- 所属图书:婚姻史话
- 图书作者:张涛 项永琴
- 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8416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多,私有制出现了,人类开始迈入文明时代。与此相适应,为了将财富留给自己的后裔,男子们就要求一对配偶中女性的一方,杜绝与其他任何人的性交关系,以保证将来生下的儿子,确凿无疑地属于自己的血统。于是,一夫一妻制逐步确立下来。一夫一妻制,又称专偶婚制,简单地说,就是以一男一女结成夫妻为特征的一种婚姻俗制。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我国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就婚姻制度来讲,对偶婚基本上被一夫一妻制取代,这可以从禹的婚姻故事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多,私有制出现了,人类开始迈入文明时代。与此相适应,为了将财富留给自己的后裔,男子们就要求一对配偶中女性的一方,杜绝与其他任何人的性交关系,以保证将来生下的儿子,确凿无疑地属于自己的血统。于是,一夫一妻制逐步确立下来。一夫一妻制,又称专偶婚制,简单地说,就是以一男一女结成夫妻为特征的一种婚姻俗制。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我国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就婚姻制度来讲,对偶婚基本上被一夫一妻制取代,这可以从禹的婚姻故事中得到印证。禹是鲧的儿子,二十多岁时受命治水,奔走于全国各地。一次,他经过涂山,遇到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二人产生爱慕之情,很快就结了婚。禹只同涂山氏一人结婚,和先前舜娶娥皇、女英二人为妻已经大不一样了。同时,禹和涂山氏的关系也是比较牢固的具有独占意义的同居关系。更重要的,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了启。传子制既是私有制的集中表现,又是一夫一妻制产生的前提和得以存在下去的保障。当然,传子制的形成,并不等于氏族制度的解体与消亡,并不能算作文明社会开始的唯一标志。不过,它毕竟是发生在氏族内部特殊显贵家庭的最初萌芽,也可以说是氏族社会解体
<<
>>
作者简介
张涛: 男,1961年11月生于山东临清。1979年考入山东大学,先后获历史学学士、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周易文化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出版《周易(注评)》、《孔子家语注译》、《列女传译注》、《经学与汉代社会》、《秦汉易学思想研究》、《周易述导读》、《钱大昕评传》、《易学·史学·经学》等著作,发表论文160余篇。
项永琴: 女,1975年生于山东海阳。1997年毕业于烟台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文献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与张涛等合作出版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秦汉齐鲁经学》等著作,发表论文10余篇。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