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作者:张涛 项永琴
- 所属图书:婚姻史话
- 图书作者:张涛 项永琴
- 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5930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
婚龄是指可以结婚的年龄,一般又分为订婚年龄和结婚年龄。大致说来,人们进入成年阶段,也就到了订婚年龄。周代开始,出现了冠笄之礼。冠礼是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帽子)仪式,要在宗庙举行,由父亲或兄长主持。笄礼是女子成年时举行的及笄(簪子)仪式。行笄礼时,要改变幼年时的发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用一块黑布包住,然后再拿簪插住。主持者是女性家长,负责加笄的是女宾。举行冠笄之礼,表示社会承认并接纳这个男子或女子进入成人行列,可以让其成婚了。据《礼记·内则》和《春秋穀梁...
婚龄是指可以结婚的年龄,一般又分为订婚年龄和结婚年龄。大致说来,人们进入成年阶段,也就到了订婚年龄。周代开始,出现了冠笄之礼。冠礼是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帽子)仪式,要在宗庙举行,由父亲或兄长主持。笄礼是女子成年时举行的及笄(簪子)仪式。行笄礼时,要改变幼年时的发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用一块黑布包住,然后再拿簪插住。主持者是女性家长,负责加笄的是女宾。举行冠笄之礼,表示社会承认并接纳这个男子或女子进入成人行列,可以让其成婚了。据《礼记·内则》和《春秋穀梁传》文公十二年等,加冠的年龄是二十,及笄的年龄是十五。《太平御览·服用部二十》引《白虎通》说:“男子幼娶必冠,女子幼嫁必笄。”所以,冠笄年龄就是订婚年龄。但是古代国君加冠的时间,要比庶民百姓早一些,其目的在于“重国嗣”。据《左传》襄公九年记载,国君十二可以加冠,十五可以生子。东汉郑玄、贾逵、服虔和高诱也都认为天子、诸侯十二而冠,最晚不超过十五。这里说的都是虚岁。对这一关于订婚年龄的礼制规定,古人遵守得并不怎么好,童幼之时既已许婚的现象十分严重。据《宋史·后妃传》,宋英宗的高皇后,从小就被仁宗收养于宫中。因与英宗同岁,
<<
>>
作者简介
张涛: 男,1961年11月生于山东临清。1979年考入山东大学,先后获历史学学士、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周易文化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出版《周易(注评)》、《孔子家语注译》、《列女传译注》、《经学与汉代社会》、《秦汉易学思想研究》、《周易述导读》、《钱大昕评传》、《易学·史学·经学》等著作,发表论文160余篇。
项永琴: 女,1975年生于山东海阳。1997年毕业于烟台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文献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与张涛等合作出版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秦汉齐鲁经学》等著作,发表论文10余篇。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