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藏地缘优势明显,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克什米尔5个国家和地区相邻,全藏7个地市中,除那曲地区、昌都市和拉萨市外,日喀则、阿里、林芝、山南4地市的21个县、203个乡镇、770个村分布在边境线上。边境地区总面积为34.3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0多万人。西藏边境与相邻国家和地区接壤的边境线长4300公里,有对外通道312条,其中常年性通道44条,季节性通道268条,主要为中尼通道。312条对外通道中有中尼通道184条、中印通道85条、中不通道18条、中锡通道8条、中缅通道5条,此外还有通往克...
西藏地缘优势明显,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克什米尔5个国家和地区相邻,全藏7个地市中,除那曲地区、昌都市和拉萨市外,日喀则、阿里、林芝、山南4地市的21个县、203个乡镇、770个村分布在边境线上。边境地区总面积为34.3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0多万人。西藏边境与相邻国家和地区接壤的边境线长4300公里,有对外通道312条,其中常年性通道44条,季节性通道268条,主要为中尼通道。312条对外通道中有中尼通道184条、中印通道85条、中不通道18条、中锡通道8条、中缅通道5条,此外还有通往克什米尔地区的通道12条[1]。西藏有樟木、吉隆、普兰、日屋4个边境开放口岸,其中,樟木为西藏最大的边境口岸,也是中国对尼贸易的最大口岸。西藏历史上最大的边境口岸——亚东口岸尚未完全恢复开放,只开放了乃堆拉贸易通道。目前边境贸易占西藏对外贸易总额的2/3以上,以对尼泊尔的贸易为主,其中包括部分通过尼泊尔转口到印度的贸易。对尼贸易产品以内地的服装、纺织品、日用百货、食品、家电产品为主,近年来电子产品增长很快。对尼出口的西藏本地产品为羊毛、活羊、食盐和少量农产品。对印度贸易主要通过普兰口岸和亚东县乃堆
<<
>>
作者简介
李青: 0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学,承担及参与大量有关中国区域与城市发展的研究课题,独著及合著十余部著作。十数年来对西藏进行观察与研究,长期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西藏发展与扶贫”项目专家。
赵京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