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关于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点滴思考
报告字数:3392字 报告页数:5页
摘要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国家学术上的话语体系与该国的物质基础相匹配,小国弱国一般很难取得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在16~19世纪中国还貌似强大时,崛起中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学术表示尊敬。老子、孔子等先贤的著作被翻译到欧洲,欧洲汉学于是兴起,一些欧洲思想家受到中国学术思想的启迪,甚至马克思也从中国思想家的贡献中吸取有益的东西。鸦片战争后尤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彻底打倒了中国士大夫的自大狂。中国知识界觉悟到国家的落后,纷纷到东洋、西洋留学。《天演论》《群学肄言》...
>>
关键词: 历史 历史学
作者简介

张海鹏: 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