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后冷战时代以来,一波一浪横跨太平洋的世界轴心落到了大海中央。东亚再次陷入了纷争,如同回到了冷战时代。这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最后挣扎,还是重返西风的征兆呢?也许,事实并非后者。倘若美国一如既往地忠于做一个“平衡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不会如此推动右倾化,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不会如此迅速地在克里米亚半岛投入俄罗斯军队。当然,美国其实是想利用日本来牵制中国与朝鲜半岛,因此事实上成为安倍军事主义的后盾,但最近日本的行为则超出了美国容忍的限度。尽管如此,美国支持日本派宪兵...
后冷战时代以来,一波一浪横跨太平洋的世界轴心落到了大海中央。东亚再次陷入了纷争,如同回到了冷战时代。这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最后挣扎,还是重返西风的征兆呢?也许,事实并非后者。倘若美国一如既往地忠于做一个“平衡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不会如此推动右倾化,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不会如此迅速地在克里米亚半岛投入俄罗斯军队。当然,美国其实是想利用日本来牵制中国与朝鲜半岛,因此事实上成为安倍军事主义的后盾,但最近日本的行为则超出了美国容忍的限度。尽管如此,美国支持日本派宪兵到西太平洋地区,但似乎不会重蹈当年的覆辙,再次引起太平洋战争。再加上一个决定性因素,那就是中国的崛起。有分析称,克里米亚公投事态意味着欲阻止俄罗斯西进的美国包围圈被突围,从这一点来说,其与日本右倾化不无相似之处。当然,俄罗斯的举动不同于日本,那就是美国并没有力挺俄罗斯。不管怎么说,克里米亚事件的影响力不会止于亚洲西部边境,进而会波及亚洲东北部边境。众所周知,后冷战时期在东北亚地区俄罗斯几乎失去了影响力,普京总统上任之后,高举“亚欧大陆桥”的旗帜,试图重现在图们江流域昔日的辉煌。或许,俄罗斯在东亚的地位将会日益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会陷入新
<<
>>
作者简介
〔韩国〕崔元植: 〔韩国〕崔元植,韩国红荷大学教授。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