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古至今,如何走近与理解上古,如何研究神话与古史,这并非历史学、考古学、神话学或其他任何一门学科能单独处理的问题。神话与古史的关系在根本上形塑和制约了今人对传统、历史、文化、价值认同等诸方面的理解。不同时期、不同语境和不同的研究范式,导致上古于时人之意义有本质区别,尤以有无“史”字为分水岭。“古”加上“史”——“古史”,这个称谓宣告着传统的解体与被颠覆。在“古史”的现代研究范式之前,“古”是一种信仰,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神圣源泉,具有哲学意义上的先验合法性,...
从古至今,如何走近与理解上古,如何研究神话与古史,这并非历史学、考古学、神话学或其他任何一门学科能单独处理的问题。神话与古史的关系在根本上形塑和制约了今人对传统、历史、文化、价值认同等诸方面的理解。不同时期、不同语境和不同的研究范式,导致上古于时人之意义有本质区别,尤以有无“史”字为分水岭。“古”加上“史”——“古史”,这个称谓宣告着传统的解体与被颠覆。在“古史”的现代研究范式之前,“古”是一种信仰,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神圣源泉,具有哲学意义上的先验合法性,是真实的信仰叙事。然而,当把“古”理解为一段起源意义上的普通历史时,势必首先面对那些无法穷究、无法说清、无法辨识客观与真伪的现象与问题。处理这些现象与问题的过程,就是中国“神话”及中国神话学发生,并且参与现代学术建构的过程。不妨说,将上古历史区分为信史和神话,并把神话加以科学性、实证性研究,这是中国20世纪学术史最重要的实践之一。只有神话与古史联袂呈现及其内在话语实现完整统一建构,现代学术的整体转型才能有基石与土壤。鉴于此,本书将使用“神话—古史”这样的书写形式,旨在强调二者共生互补、一体两面的特殊关系。“神话—古史”的话语系统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