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学是时代的号兵和吹鼓手。把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贯穿起来,就可窥见人们思想发展的脉络。孝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强大的感召功能。同样地,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也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从中国少数民族各类文学作品中探寻孝道的发展脉络,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蹊径。正如肖群忠先生所说:“文学是人学,中国文学必然要表现中国人的生活,因此,就理所当然地在古典文学的各种形式和诸多文本中记录了中国人的孝行,发展了中国孝文化的观念和实践...
            
          
          
              文学是时代的号兵和吹鼓手。把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贯穿起来,就可窥见人们思想发展的脉络。孝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强大的感召功能。同样地,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也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从中国少数民族各类文学作品中探寻孝道的发展脉络,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蹊径。正如肖群忠先生所说:“文学是人学,中国文学必然要表现中国人的生活,因此,就理所当然地在古典文学的各种形式和诸多文本中记录了中国人的孝行,发展了中国孝文化的观念和实践内涵。”1476827汉族文学作品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起就一直在反复描写“孝”这种感情,《诗经》之《邶风·凯风》、《小雅·蓼莪》、东汉班固之五言诗《咏史》,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魏晋志怪(志人)小说、隋唐变文、宋元话本、元明戏剧、明清小说等,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包含有孝文化成分。与汉族文学相应地,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也包含有丰富的孝文化成分,下面我们以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为主,详细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孝文化因素。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