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旧时,汉地绝大多数庙宇备有签谱,供善男信女占卜。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三教九流,每当在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无法做出抉择时,或在人生的旅途中艰难险阻又缺乏勇气跨越而彷徨不前时,或遇到天灾人祸陷入困境时,许多人往往要到神庙烧香磕头,祈求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灵指点迷津或保佑逢凶化吉,求签占卜是他们经常采取的用来窥测“天机”的方法。在民间成千万计的宫庙中,灵签几乎是无宫不有、无庙不在,至今犹然。而民间广泛流传的“跨进庙门两件事,烧香求签问心事”...
旧时,汉地绝大多数庙宇备有签谱,供善男信女占卜。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三教九流,每当在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无法做出抉择时,或在人生的旅途中艰难险阻又缺乏勇气跨越而彷徨不前时,或遇到天灾人祸陷入困境时,许多人往往要到神庙烧香磕头,祈求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灵指点迷津或保佑逢凶化吉,求签占卜是他们经常采取的用来窥测“天机”的方法。在民间成千万计的宫庙中,灵签几乎是无宫不有、无庙不在,至今犹然。而民间广泛流传的“跨进庙门两件事,烧香求签问心事”的俗谚俚语,真实地反映了千百年来抽签占卜在汉地百姓的宗教信仰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历史事实。大约在明代中后期,随着关帝神格的提高,被关帝庙借用的护国嘉济江东王灵签凭借关帝在民间的巨大影响,成为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灵签之一。到清代,关帝灵签比明代更加通俗明了,《关圣帝君灵签诗集》除了保留明代《正统道藏》收入的《护国嘉济江东王灵签》的所有内容外,又增加了典故、天干、签首兆象、占验、碧仙注等。[1]在清代,随着汉、满、蒙、藏等民族间宗教文化的深入交流,以及全国范围内兴建关帝庙,汉地广为流行的抽签算卦的宗教文化,也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