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所占篇幅不大,只存在于第五回至第十三回。比起宝、黛、钗、凤的文字少得多。但浓墨重彩,多是溢美之言。1922年年轻的俞平伯先生写了《论秦可卿之死》,提出秦氏与公公贾珍私通被丫鬟发现,羞愤自缢而亡。几十年来几乎没人提出疑问,几成定论。近年来有位作家兼学者,写了大量红学揭秘文章。自称考证出秦氏乃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因废太子正在进行谋取皇位的政治斗争,所以将她藏匿贾府,嫁给宁国府贾蓉为妻。后来,秦氏又与公公贾珍产生私情,而其时废太子胤礽夺取皇...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所占篇幅不大,只存在于第五回至第十三回。比起宝、黛、钗、凤的文字少得多。但浓墨重彩,多是溢美之言。1922年年轻的俞平伯先生写了《论秦可卿之死》,提出秦氏与公公贾珍私通被丫鬟发现,羞愤自缢而亡。几十年来几乎没人提出疑问,几成定论。近年来有位作家兼学者,写了大量红学揭秘文章。自称考证出秦氏乃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因废太子正在进行谋取皇位的政治斗争,所以将她藏匿贾府,嫁给宁国府贾蓉为妻。后来,秦氏又与公公贾珍产生私情,而其时废太子胤礽夺取皇位失败,于是派了张友士以看病下药为名,令其自尽。他指出《红楼梦》是以小说的形式,秘写了一段被湮没的历史,并借此呼吁建立“秦学”。看了这些揭秘文章与专著后,我先是佩服揭秘者的勤奋与丰富的想象力。又觉得揭秘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原型的考证上,而忽视了对文本的分析,甚至为了揭秘需要而曲解文本。我想,小说是文学中最大众化的读物,理应通俗易懂。即使作者运用了冷笔、峭笔、曲笔,有明写、暗写、不写之写,也不会成心将小说写成谜语或密码。退一步讲,假设果真如揭秘者所说,考证出了文本中所隐藏的史实和能够与文本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则是《红楼梦》的
<<
>>
作者简介
洛保生: 0
洛保生 河北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已在《河北学刊》《河北大学学报》《蒲松龄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红学论争与学术规范》《相同的小说观念、不同的艺术开掘》《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河北大学图书馆藏抄本〈聊斋文集〉研究》等论文30余篇。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