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异化的乡土逻辑——以“合作社包装下乡资本”为例
摘要
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农村新型合作社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下文简称为“合作社”)60.01万户,比2006年的15万户多出了3倍。合作社的蓬勃发展被视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可行道路。1618050从制度经济学的逻辑看,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合作组织,具有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中间环节、获得规模经济等优势。1618051然而,在当前合作社蓬勃发展的繁荣表象之外,合作社的乡土实践与其理想形态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合作社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值得冷静思考的问题。首先,比较典型的是合作社制度的“名实分离”问题。1618052这主要表现为“伪合作社”争夺国家扶持资源挤压真合作社的现象1618053以及合作社制度的“内卷化”1618054现象。其次是合作社内部组织机制的实践问题。社员结构的异质性与少数核心社员拥有主要的剩余控制权,由此形成的剩余分摊机制问题是目前合作社内部运营无法消除的一大顽疾。1618055某些合作社目前的剩余分摊机制被仝志辉和温铁军描述为“大农吃小农”的状态。而且,经验数据的实
>>
作者简介

冯小: 冯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