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第一”及其限度:美国政策的新面貌与再调整(1961~1969)
报告字数:83533字
报告页数:87页
摘要
1960年代,美国较以往更加重视第三世界的内部发展,极力谋求在现代化理论的框架内推动欠发达国家的政治民主和经济“起飞”。在亚洲,东南亚和南亚吸引了华盛顿决策者更多的目光,逐渐成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主战场。以此为背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一方面努力减轻对韩国的援助负担,一方面又将援助作为杠杆迫使朴正熙政权“归还民政”、采取适当的经济改革措施。历经一系列曲折和失败后,韩国建立了民选政府,经济亦达至“起飞点”。随后,韩军大批开赴越南,朝鲜半岛非军事区武装冲突加剧,“...
1960年代,美国较以往更加重视第三世界的内部发展,极力谋求在现代化理论的框架内推动欠发达国家的政治民主和经济“起飞”。在亚洲,东南亚和南亚吸引了华盛顿决策者更多的目光,逐渐成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主战场。以此为背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一方面努力减轻对韩国的援助负担,一方面又将援助作为杠杆迫使朴正熙政权“归还民政”、采取适当的经济改革措施。历经一系列曲折和失败后,韩国建立了民选政府,经济亦达至“起飞点”。随后,韩军大批开赴越南,朝鲜半岛非军事区武装冲突加剧,“青瓦台事件”和“普韦布洛”号危机相继发生。朴正熙政府判断,三者间存在密切的逻辑关联,或者说朝鲜正在利用韩国国防松懈之机加紧“渗透”和“颠覆”,甚至寻求借此实现武力统一。为了换取韩军赴越,缓解韩国的安全忧虑,解决美韩信任危机,华盛顿再次将部分注意力转向加强韩国的军事力量。
<<
>>
作者简介
梁志: 吉林长春人,1975年生。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美韩关系史和美国社会科学史研究。在《世界历史》、《美国研究》和《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美国对华情报评估解密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