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作者:苏振芳
- 所属图书:网络文化研究
- 图书作者:苏振芳
- 出版时间:2007年07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19960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
网络传播媒体的发展,使不同思想文化力量的政治较量日趋白炽化,它不仅削弱了党和政府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而且带来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竞争和冲突。网络时代的青年政治社会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在青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要主动出击,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迎接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提出的挑战。在现代社会中,网络传播被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是一种开放式跨文化的传播,具有多媒体(图、文、声并茂)、互动式(信息接收者可自主交流)和同时性(快速、及...
网络传播媒体的发展,使不同思想文化力量的政治较量日趋白炽化,它不仅削弱了党和政府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而且带来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竞争和冲突。网络时代的青年政治社会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在青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要主动出击,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迎接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提出的挑战。在现代社会中,网络传播被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是一种开放式跨文化的传播,具有多媒体(图、文、声并茂)、互动式(信息接收者可自主交流)和同时性(快速、及时、同步)等特征,在各种媒体中独树一帜,受到人们更广泛的关注。当前网络传播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影响日益扩大,并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网络传播媒体带来的积极因素是革命性的,但的确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这是当前青年政治社会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
>>
作者简介
苏振芳: 福建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40余项,出版著作和教材30余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发表论文150余篇。3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三等奖。2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