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刺桐港考证及其申报“世遗”的文化意义
  • 报告作者:戴泉明
  • 报告字数:22769 字
  • 报告页数:42 页
  • 所属图书:泉州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
  • 图书作者:李冀平 朱学群 王连茂
  •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弄清楚刺桐港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位置很有必要,因为它使我们获得这样的印象——泉州不论是在中华帝国版图的沿海诸多港口,还是其所处的欧亚贸易圈中,抑或是在中世纪新文明形成的进程里,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 不可否认半个多世纪以来,泉州海交史的研究不仅确立了刺桐港的历史地位而且推动中国海交史研究这一新兴学科的形成。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十年计划”对泉州特别的关注,不仅帮助我们拓宽认识刺桐港的国际视野,实际上也为泉州拉开了申报“世界遗产”的序幕。中世纪的泉州如果没有那么多民族的相遇和交流,也许就不可能有今天申报“世界遗产”的机会,刺桐城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在今日世界事务中尤见光彩。 本人非学术界人士,因多次拍摄泉州海交史专题所引起的激动和思考,遂成此文。素乏专业训练,舛误必多,敬请诸方家斧正。
>>
作者简介

戴泉明: 戴泉明,泉州电视台主任编辑,中国管理科学院人文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