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普适—冲突的世界人权图景,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中国必须突破西方人权文化霸权,建立中国本土的人权理论,复兴中华人权文化;在实践层面,中国必须在自家语境中探索一条不断增进人权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中国人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依然承续着“五四”以来的中西问题、传统与现代命题。中国人权建设乃是一种命定的伟大实践,它的问题及解决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正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开...
面对普适—冲突的世界人权图景,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中国必须突破西方人权文化霸权,建立中国本土的人权理论,复兴中华人权文化;在实践层面,中国必须在自家语境中探索一条不断增进人权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中国人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依然承续着“五四”以来的中西问题、传统与现代命题。中国人权建设乃是一种命定的伟大实践,它的问题及解决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正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人权建设的漫漫征途。其间既有坎坷与曲折,又有坦途与辉煌;既有探索的艰辛,又有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的人权理论与实践有了长足的进展。然而,由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本土性与后发性,新中国注定没有一条现成的道路可供选择,自家的困惑与外来的压力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近代以来,接踵而至的欧风美雨,不断冲击并解构着中国本土的理论与实践。由此,中国无意识地陷入了一种消极被动的集体思维惯性:即习惯于采取一种冲击—回应的方式应对外来文化冲击。随着西方文化舶来品源源不断地引进中国,中国智识精英疲于移译、传播或进行某些粗放式评介,很少
<<
>>
作者简介
唐健飞: 0 湖南邵阳人,2002年于湖南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获法学博士学位。曾为中学教师、人民法院法官,现为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权理论、法哲学。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