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位移中民族性的迷失——从《自我的他性》所想到的
报告字数:10312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
在20世纪,鲁迅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绝望,柏杨对国人“窝里斗”的嘲讽,充分体现了那个年代的学人对“国民性”反思的深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几乎一直都是在一片赞扬声中欢快前行,这也部分影响到学人对国民性或者说民族性的深刻反思。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中,在强求“应用”、“实际”的氛围下,为了实现所谓的个人价值,知识分子纷纷“下海”转型,或商或官,亦官亦商,并还要加上学者的头衔,颇有些圣父、圣灵和圣子之“三位一体”和道成肉身的味道。...
在20世纪,鲁迅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绝望,柏杨对国人“窝里斗”的嘲讽,充分体现了那个年代的学人对“国民性”反思的深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几乎一直都是在一片赞扬声中欢快前行,这也部分影响到学人对国民性或者说民族性的深刻反思。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中,在强求“应用”、“实际”的氛围下,为了实现所谓的个人价值,知识分子纷纷“下海”转型,或商或官,亦官亦商,并还要加上学者的头衔,颇有些圣父、圣灵和圣子之“三位一体”和道成肉身的味道。但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贯有的魂没了。学术人格的扭曲和学术道德的沦丧也使得不少人发问:像陈寅恪、吴宓、马寅初、顾准这样有着独立学术人格的知识分子究竟哪里去了?流心的《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就是能够告诉我们这其中部分原因的一本书。与鲁迅的深邃和柏杨的诙谐不同,作为长期在国外接受人类学科班训练的人类学者,流心采用了人类学惯有的“民族志”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来解析当代国人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沦丧的外因与内因。流心的民族志故事很简单。他以改革开放后广西的开放城市B市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为背景,讲述了在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地方经
<<
>>
作者简介
岳永逸: 岳永逸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讲师。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