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哈佛大学的中国研究:从边缘到核心——基于旁听和文本的考察
  • 报告作者:张敦福
  • 报告字数:27620 字
  • 报告页数:23 页
  • 所属图书:中国研究(2009年春季卷总第9期)
  • 图书作者:周晓虹 谢曙光
  •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2007~2008学年,哈佛大学的傅高义、怀默霆、华琛、凯博文和裴宜理等所做的有关中国研究的几场学术报告、他们各自的著作及相关研讨活动和课程,展示了哈佛在该领域进展的现状。傅高义对中国研究历史的回顾,怀默霆对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及是否引起冲突爆发的研究,裴宜理对中国历史文献中“权利”观的研究,华琛基于新田对中国家族制度、乡村生活、移民和麦当劳的多样化研究,凯博文跨越医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研究,构成了当今哈佛学人中国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缤纷多彩的研究项目和研讨活动(从前如区域研究,现今如哈佛燕京学社的午餐会等)、多样化的课程,催生了一代代中国研究的新生力量。这些研究者不仅多次到中国观察和调查,而且多半与中国社会有这样那样的个人关系和人脉渊源。在哈佛,中国研究业已从边缘的少人问津的区域研究领域之一,转变为备受瞩目的核心和显学,跨学科研究的兴盛、人类学的崛起、研究取向的学术化、对社会变革的关注,似成哈佛中国研究的近今轨迹。
>>
作者简介

张敦福: 张敦福博士,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2008学年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