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消费革命——评王宁的《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
报告字数:8121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人们在总结回顾这段历程时,不禁为中国社会巨大的变迁而惊叹: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等等。而这其中一个最明显又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变迁就是,物质产品的丰富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从改革开放前物品短缺的社会迈向了消费品充裕、崇尚消费的社会。对这一过程的研究成为了消费社会学的课题,一些学者对于中国的消费变迁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有的对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作出了探讨。如陈昕(2003)...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人们在总结回顾这段历程时,不禁为中国社会巨大的变迁而惊叹: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等等。而这其中一个最明显又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变迁就是,物质产品的丰富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从改革开放前物品短缺的社会迈向了消费品充裕、崇尚消费的社会。对这一过程的研究成为了消费社会学的课题,一些学者对于中国的消费变迁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有的对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作出了探讨。如陈昕(2003)、黄平(2000)、成伯清(2001),这些学者认为消费主义已经在中国出现。陈昕还对京津两地及华北农村做了实证调查,发现这些地方已经发展着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有的学者认为消费主义典型地存在于一些阶层和群体之内,如郑红娥(2005)认为,集团性消费或公款性消费是中国消费主义的主要表现之一。王建平(2007)认为在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中,消费主义的一些特征渐渐出现,比如生存必需性消费的“非必需化”不断扩张,享受性消费呈增加态势,开始注重商品的符号性。有的学者对中国消费主义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多采用西方的视角和理论。西方的理论主要
<<
>>
作者简介
杨慧宇: 杨慧宇,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