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学者在分析1995~2006年国内的婚姻家庭研究状况后指出,随着近些年来早期研究者研究经验的积累和专业理论素养的提升,以及受过更严格专业训练的新人的加入,婚姻家庭研究虽然重点不是十分突出,但是质量愈加精良,出现了水准稳步提升的态势,涌现了一些有创建、有理论、有深度甚至很精彩的研究成果(唐灿,2008a:2)。但她同时也认为,国内婚姻家庭研究在经历20世纪80~90年代备受关注和瞩目的辉煌之后,在90年代后期逐渐走向沉寂,至今甚至可用“萧条”二字形容(唐灿,2008b:100)。那么...
有学者在分析1995~2006年国内的婚姻家庭研究状况后指出,随着近些年来早期研究者研究经验的积累和专业理论素养的提升,以及受过更严格专业训练的新人的加入,婚姻家庭研究虽然重点不是十分突出,但是质量愈加精良,出现了水准稳步提升的态势,涌现了一些有创建、有理论、有深度甚至很精彩的研究成果(唐灿,2008a:2)。但她同时也认为,国内婚姻家庭研究在经历20世纪80~90年代备受关注和瞩目的辉煌之后,在90年代后期逐渐走向沉寂,至今甚至可用“萧条”二字形容(唐灿,2008b:100)。那么,2007~2010年的情况如何呢?笔者用婚姻家庭研究常用研究主题在中国知网和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中搜索2007~2010年国内有关婚姻家庭研究的论文和书目,发现90年代后期开始降温的婚姻家庭研究至今依然没能回炉转温——比起其他领域的研究,发在国内几家权威社会科学杂志上的婚姻家庭研究文章仍然比较少。2007~2010年,发在《社会学研究》上的婚姻家庭文章总共是6篇,发在《社会》上的是7篇,发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只有2篇。甚至与前些年相比也有所下降:1996~1998年,《社会学研究》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章是21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