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图书: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
- 图书作者:李洁非 杨劼
-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20348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
文学的思想斗争,在当代文学史前40多年连绵不断,构成一种突出现象。这种现象,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从政治背景、政治需要上来理解和看待,视为文学所被动接受的一种影响,或对于文学的一种干扰。这样的认识有它的道理,因为每一次文学斗争和整肃,几乎都是外部因素引起,是外部环境的反映。然而仅仅这样看,有很大的片面性。导致片面性的原因,是不知道从文学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问题。文学生产方式问题的提出,对认识文学关系是一种新的整合。像当代文学史上此起彼伏的斗争和整肃这种现象,置于...
文学的思想斗争,在当代文学史前40多年连绵不断,构成一种突出现象。这种现象,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从政治背景、政治需要上来理解和看待,视为文学所被动接受的一种影响,或对于文学的一种干扰。这样的认识有它的道理,因为每一次文学斗争和整肃,几乎都是外部因素引起,是外部环境的反映。然而仅仅这样看,有很大的片面性。导致片面性的原因,是不知道从文学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问题。文学生产方式问题的提出,对认识文学关系是一种新的整合。像当代文学史上此起彼伏的斗争和整肃这种现象,置于传统的认识下,都会被当成外部的冲击与干扰,被理解为使当时文学受到损害的不利因素。但是,如果从文学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考察,结论却刚好相反:这种貌似有害、干扰了文学的现象,恰恰是共和国文学自我维护、使文学生产更加符合自身利益、要求和方向的一种调节手段,是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不妨更明确地说,斗争和整肃是共和国文学推动其自身发展的一种运动规律。过去,所以看不到这一层,就是我们一再讲的,用传统的普遍的文学观看当代文学史,没有认识到共和国文学是一种有其特殊形态、特殊规律的事物。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