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1998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业正式进入全面市场化阶段。住房制度改革要求停止实物住房分配,建立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商品住房市场成为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主要途径,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公共住房体系则补充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由于长期抑制的住房需求得以释放,我国商品住房市场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及各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保持不断上涨态势,商品房需求旺盛。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平稳房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严格控制土地开发、房...
从1998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业正式进入全面市场化阶段。住房制度改革要求停止实物住房分配,建立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商品住房市场成为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主要途径,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公共住房体系则补充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由于长期抑制的住房需求得以释放,我国商品住房市场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及各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保持不断上涨态势,商品房需求旺盛。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平稳房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严格控制土地开发、房地产投资、信贷规模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得到大幅提高,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有效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据统计,2005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6平方米。此外,房地产业的发展关联到众多的上下游产业。据研究估算,房地产业对上游产业的拉动比率大约是1∶1.9或1∶2,对下游产业包括家具、家电、装修装饰等行业的拉动比率为1∶1.3或1∶1.4。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2003年8月国务院18号文件首次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8年开始,
<<
>>
作者简介
焦军: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2007级硕士生,研究方向:房地产开发研究。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