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8年西藏拉萨“3·14”事件、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之后,国内国外对中国民族事务的关注程度和对中国民族问题的评价非常之多。但是,这样一些恶性的事件,是不是代表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回答是否定的。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仍然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这是由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无论世界如何评价中国,度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仍旧是中国具有全局特征的问题。中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能满...
自2008年西藏拉萨“3·14”事件、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之后,国内国外对中国民族事务的关注程度和对中国民族问题的评价非常之多。但是,这样一些恶性的事件,是不是代表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回答是否定的。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仍然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这是由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无论世界如何评价中国,度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仍旧是中国具有全局特征的问题。中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能满足各民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必须冷静面对的社会基本矛盾。中国面对的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在这一基本矛盾作用下产生或与此相关,民族问题也不例外。因此,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就是少数民族及其聚居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民族事务的工作主题,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践这一工作主题,核心内容是“共同”,关键是“团结奋斗”,目的是“繁荣发展”。共同,既是各民族平等的内涵,也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特征。在现阶段,推进西部
<<
>>
作者简介
郝时远: 郝时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研究员,学部委员。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