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台湾地区的社会福利制度发端于1950年3月实施的劳工保险制度,此后台湾引进了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开启了其后半个世纪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发展的序曲。台湾的社会福利制度最初只侧重于军人、公务人员、教职工等特殊阶层以及劳工的就业辅导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实力增强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社会福利制度才逐步成型,90年代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台湾社会福利制度从“重官轻民”发展到重视民众,从按参保对象分类、混杂不齐的社会福利体系向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过渡,体现了社...
台湾地区的社会福利制度发端于1950年3月实施的劳工保险制度,此后台湾引进了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开启了其后半个世纪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发展的序曲。台湾的社会福利制度最初只侧重于军人、公务人员、教职工等特殊阶层以及劳工的就业辅导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实力增强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社会福利制度才逐步成型,90年代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台湾社会福利制度从“重官轻民”发展到重视民众,从按参保对象分类、混杂不齐的社会福利体系向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过渡,体现了社会福利与台湾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1688761台湾地区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第二阶段,整个80年代;第三阶段,90年代初期至今。这一时期,政府意志在台湾地区社会福利的发展初期起到决定性作用。台湾当局依据统治的需要,于1950年开始办理劳工保险,其后,投保范围不断扩大,给付项目也随之增加。1958年台湾制定《劳工保险条例》,1960年又制定《劳工保险条例施行细则》,并根据实施中的具体情况于1968、1973、1979年进行了修改。在军政人员保险方面,台湾当局于195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