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香港的社会保障政策的起源是建立在维护殖民统治的基础上,必然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率,这导致了香港在殖民地时期高水平经济增长与低水准社会福利并存的情形。在香港回归中国以后,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并制定了强制性养老公积金计划。但是,政府的有限干预,在维护自由竞争基础上有限度地发展社会保障仍然占主导思想。1688804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阶段是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是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第四阶段是20...
香港的社会保障政策的起源是建立在维护殖民统治的基础上,必然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率,这导致了香港在殖民地时期高水平经济增长与低水准社会福利并存的情形。在香港回归中国以后,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并制定了强制性养老公积金计划。但是,政府的有限干预,在维护自由竞争基础上有限度地发展社会保障仍然占主导思想。1688804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阶段是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是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侧重点、保障的形式、参与的主体、保障的范围、保障水平、政府参与的程度等内容都有很大的差别。这一阶段总的特征是家庭、家族、邻里之间的互助互济是香港社会保障的最主要的形式;社会福利事业主要是民间慈善团体和教会机构开展;港英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表现不积极。相当一段时间内,香港华人社会的福利事业是由宗族、亲朋、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接济而形成的。多做善事、乐善好施是华人福利观念形成的基础。这种患难相助的民间救助形式主要是由于香港特殊的经济社会状况形成的。香港曾是一个转口商埠,许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