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从企业动态能力到产业集群动态能力——本书的分析框架
报告字数:21500字 报告页数:34页
摘要
产业集群或中小企业集群的动态能力,也根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本文回顾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开始的。但在此之前,关于企业能力和资源的理论有着悠久的理论渊源。“企业能力理论或许可以被视为200多年前亚当·斯密生产分工理论的再现……但是,企业能力理论与斯密的分工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尼古莱·J.福斯,1998)1982年,纳尔森和温特(Richard Nelson and Sid...
>>
作者简介

刘东勋: (1968~ ),男,河南鄢陵人,2002年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获得南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后证书。现任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转型期的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在《经济地理》、《经济学动态》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并多次被转载或引用。多篇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宣读,产生较大影响。为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的主持人和主要完成者。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所提出的“市场发现”—“群众模仿”—“分工专业化”—“研发体系”的产业集群产生与演化路径,是对产业集群中不可编码信息利用的空间机制的最新阐释。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