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参加由《澳门日报》、星光书店、三联书店和花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展”的开幕式,并且被邀请参加今晚这个“港澳作家座谈会”。在我来说,不单是高兴、荣幸那么简单,更有一份亲切。我是“马交仔”,在澳门出生,在澳门玩泥沙,在澳门受教育。吃吉大番薯,吃喳咋,吃蛋卷,喝澳门的咸淡水长大的。正如一个女孩子,嫁到香港27年了,这次是回娘家。我认为自己同时属于香港和澳门,是有双重身份的。也许,今晚我坐到对面去更为适当。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个呼吁:建立...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参加由《澳门日报》、星光书店、三联书店和花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展”的开幕式,并且被邀请参加今晚这个“港澳作家座谈会”。在我来说,不单是高兴、荣幸那么简单,更有一份亲切。我是“马交仔”,在澳门出生,在澳门玩泥沙,在澳门受教育。吃吉大番薯,吃喳咋,吃蛋卷,喝澳门的咸淡水长大的。正如一个女孩子,嫁到香港27年了,这次是回娘家。我认为自己同时属于香港和澳门,是有双重身份的。也许,今晚我坐到对面去更为适当。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个呼吁: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在全世界范围内,用华文创作的文学作品,除了内地和台湾的文学作品,还有散布在世界各国,如美国、英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裔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两个国家,华文是官方承认的。之外,还有两个地区的文学作品:香港和澳门。内地和台湾的文学,一般人对它们有所识,原因在于其出版物多,而且有人整理史料。星马方面,好多年前已经开始有人做这种工作,如新加坡的方修先生,是很有成绩的。马来西亚方面,据知也有吴天才教授、李锦宗先生等。去年冬天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举办了一个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史料展览,规模很大。因为
<<
>>
作者简介
韩牧: 原名何思 0
,澳门新诗月会创办人,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理事,国际诗人协会会员,澳门大学文学硕士。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