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的足迹——从新生代诗作看澳门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实践概况
报告字数:7602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
今日要跟大家谈后现代主义,真是尴尬非常。因为自己对这门新哲学到目前为止还掌握不多,看过的有关著作也寥寥可数,而且严格来说,看过的这些著作也只属一些第二手或第三手的资料,属于边旁著作。这可不是自己懒散,更大程度上是受制于资讯的封闭。新思潮、新哲学,甚至是一本外国最新流行的时装杂志,只要是新的,澳门都很难找到(译本少有,原著就更少),也许找到是一种意外。不过,澳门科技虽然不发达,资讯封闭,但是却有着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特征:人口膨胀、污染、工业转型、消费挂帅...
今日要跟大家谈后现代主义,真是尴尬非常。因为自己对这门新哲学到目前为止还掌握不多,看过的有关著作也寥寥可数,而且严格来说,看过的这些著作也只属一些第二手或第三手的资料,属于边旁著作。这可不是自己懒散,更大程度上是受制于资讯的封闭。新思潮、新哲学,甚至是一本外国最新流行的时装杂志,只要是新的,澳门都很难找到(译本少有,原著就更少),也许找到是一种意外。不过,澳门科技虽然不发达,资讯封闭,但是却有着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特征:人口膨胀、污染、工业转型、消费挂帅……诸如此类,既有小都会的雏形也有小都会的流弊。正因为这样,我们身处其中的青年诗人,不用接触什么哲学观念,什么主张见解,只要放心于生活,触及现实的话,都能写就一篇篇后现代诗篇,因为我们的社会确实是很“后现代”。话虽如此,就像澳门大学中文系李观鼎教授所言:“我们还得学一点哲学。以哲学的思辨去探究宇宙、社会、人生的秘密,并将自己的特殊感受和体验加以诗化。”[1]不过,能够做到这样,能够具有时代深度的新生代诗人并不多。以下我会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来谈谈,总结一下他们目前的成就,找出一个较为理想的可供借鉴的共同点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