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双季早稻气象灾损评估
摘要
1981~2012年,全国年均双季早稻趋势产量为5299 kg/ha,呈弱增加趋势;灾年年均气象减产率为2.2%,最大达5.9%。安徽、湖北的气象产量波动幅度较大,安徽、湖北和云南的单位面积气象减产量较大,江西的气象减产总量最大,安徽的气象减产率最大,最大气象减产率达32.6%。双季早稻气象灾损主要发生在安徽、江西、海南和云南等地,其中安徽是双季早稻气象灾损的高发区。
>>
作者简介

房世波: 博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遥感和气象灾害遥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其适应研究,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农业气象学委员会(CAgM)专家组成员。

郭建平: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化产业与信息学研究。

霍治国: 学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病虫气象等研究,是农业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成员。

矫梅燕: 女,1962年出生,理学硕士,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兼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秘书长、世界气象组织基本系统委员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气象监测预警和气象防灾减灾基础工作,是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评估报告的总设计者。

居辉: 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其适应技术研究。

汲玉河: 理学博士。现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风险评估研究。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10篇;出版专著3部。

李朝生: 博士,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农业气象处处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与生态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工作。

毛留喜: 博士,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业务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和生态气象监测评价。

潘亚茹: 学士,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管理工作。

宋艳玲: 博士,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研究工作。

申双和: 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助理,滨江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气象和农业气象。

唐华俊: 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通信院士,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陶苏林: 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数据变分同化理论、模型降阶理论研究。

王玉辉: 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杨晓光: 博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教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对种植制度和作物体系影响与适应以及农业防灾减灾科研与教学工作。

张祖强: 男,1971年出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公共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以及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世界气象组织(WMO)青年科学家奖。

郑大玮: 学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气象、农业减灾、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周莉: 博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相互作用研究。

周广胜: 男,1965年出生,理学博士。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气象研究。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14部。获第三世界科学组织网络和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一等奖。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