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经济特区对中国道路的制度贡献
  • 报告作者:鲁志国 陶一桃
  • 报告字数:28557 字
  • 报告页数:33 页
  • 所属图书: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
  • 图书作者:陶一桃 鲁志国
  • 出版日期:2017年02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经济特区的实践,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经济特区从概念的提出到政策的制定、实践的指导,都是在中央的领导下进行和开展的。同时,中国经济特区的实践也是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建立经济特区之初,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就表明了其分步骤、试验性的渐进式特点。经济特区的成功,其首要的制度贡献是,经济特区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从而指出了一条“中国道路”,即在中国选择创办经济特区这条道路来完成体制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体制转型就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特区的另一个重要制度贡献是,它证明了在市场经济中实行混合所有制是可行的。经济特区不但在经济上探索出了市场经济的道路,而且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改革。经济特区通过行政三分权、票决制、直接选举等实践,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邓小平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威权型、投资型的政府,而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必须是服务型、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民主政治型政府。经济体制转型要求有配套的政治体制转型,因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了经济
>>
作者简介

鲁志国: 浙江舟山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理论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西方经济学”广东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观经济学”主持人,广东省本科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经济学会理事,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咨询专家。 长期致力于西方经济、特区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CSSCI、新华网全文转载或索引;出版专著及合作完成学术著作(教材)10余部;科研成果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陶一桃: 满族,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特区问题研究著名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理事长、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深圳市国家级学术领军人才、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荔园领军学者;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特聘教授、黑龙江大学特聘教授、新疆喀什大学“天池学者”特聘教授。曾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深圳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深圳市第五、第六届政协委员。 博士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师从著名学者胡寄窗先生。长期从事中西方经济思想与理论研究,致力于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以及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和中外自贸区、湾区比较研究,其代表性论文《经济特区与中国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从特区到自贸区:中国自贸区的特殊使命》《经济特区与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智慧》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其中《经济特区与中国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为《新华文摘》封面目录文章。其代表性著作《中国经济特区史论》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35本重点书系之一,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该书的英文版由英国帕斯国际出版公司出版发行。2011年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其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果《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一书入选法兰克福书展,该书的英文版由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入选国家“两个工程”项目,该书的阿拉伯文版由埃及斯福萨法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俄文版由俄罗斯科学院涅斯托尔出版社出版;入选中宣部“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该书2019年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0多年来陶一桃教授在经济特区,尤其在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内在逻辑关系,以及“中国道路”实质与内涵的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与影响力的思想和观点。同时,在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提供“中国解决方案”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越南国家领导人称为“将中国经济特区成功经验介绍到越南的第一人”。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