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关于构建“中国学派”的争鸣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关于建立“学派”的争鸣之声此起彼伏,许多学者通过会议或论文竞相阐述自己的见解。中国学者为什么热衷于争论“学派”的生成呢?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多年来一直深陷在因原创性理论缺乏而导致的巨大精神焦虑之中,这一焦虑并没有因为此后十多年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大规模引进而有所缓解,因为西方理论的输入没有立即使中国学者发明原创性理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关于建立“学派”的讨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呼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阶段,时间为1989-1999年;第二阶段是呼吁建立“中国学派”阶段,时间为2000-2007年;第三阶段是尝试理论创新阶段,时间为2008年至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离建立一个学派尚有一定的距离。在社会科学领域,一个学派形成的标志有两点:首先是有重要的核心理论问题,然后是围绕这个问题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标志性观点、解释与方法。由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核心理论问题的缺失,所谓“学派”的生成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过,总结近30年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关于建立“学派”的争论仍有一种学术史的意义,通过它可
>>
作者简介

徐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安全问题。

李巍: 0 李巍 1981年生于湖北当阳。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和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担任《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科学》和《国际展望》期刊编委。主要研究兴趣: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外交、美国国际经济政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康奈尔大学担任访问学者。著有《制衡美元:政治领导与货币崛起》(2015年)、《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2010年),合著有《国会政治与美国对华经贸决策》(2008年),译著有《货币与强制:国际货币权力的政治经济学》(2013年),合译有《人民币的崛起:全球货币新体系的兴起》(201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等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目前从事“在传承与超越之间:中国国际关系代际学术史”的研究项目。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