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1.苏联时代推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做法
摘要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历史的发展和社会性质的嬗变为世界所关注。在苏联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在面对国内资本主义残余势力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阻挠下,苏联形成了符合当时国情和时代背景的核心价值建设体系,并不遗余力地将该体系灌输给社会成员。(1)培育“国家至上”的社会价值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说过:“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生活碌碌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的这段话,是苏联共产党在二三十年代培育的全新价值观的文学概括,这种价值观就是:每个人都自觉地把自己的个人利益融化在国家的整体利益之中;每个人都自觉地以国家为中心,以体现国家的整体价值作为个人追求的唯一价值取向。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苏联历届领导人都重视向全体国民灌输“国家至上”的社会价值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种价值观曾鼓舞苏联一代人去夺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忍受“战时共产主义”的艰难;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忘我劳动;忍饥
>>
作者简介

潘玉腾: 1965年7月生,福建莆田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与《红旗文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动态》《青年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著作5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3项。受聘担任福建省理论研究和宣传专家库专家。曾被评为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福建省宣传文化系统第一批“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