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8年9月,在墨西哥的工会领袖隆巴多·托莱达诺(Vicente Lombardo Toledano)的领导下,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会组织成立了拉丁美洲劳工联合会,其目的一是开展反法西斯斗争,二是与美国的进步工会建立联系。其指导原则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该组织在拉美工人运动中有较大影响,会员总数达到600万人。战后,它曾积极参与1945年世界工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工联”)的创建工作,并协助拉美很多国家建立了进步的工会组织。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拉美劳工...
1938年9月,在墨西哥的工会领袖隆巴多·托莱达诺(Vicente Lombardo Toledano)的领导下,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会组织成立了拉丁美洲劳工联合会,其目的一是开展反法西斯斗争,二是与美国的进步工会建立联系。其指导原则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该组织在拉美工人运动中有较大影响,会员总数达到600万人。战后,它曾积极参与1945年世界工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工联”)的创建工作,并协助拉美很多国家建立了进步的工会组织。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拉美劳工联合会出现了内部分裂,加之受拉美其他两大工会集团的影响,该组织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逐渐削弱。1962年,拉美6个国家的工会领导人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会议,讨论建立一个统一的、不分派系地团结一切工会组织的拉丁美洲工人团结工会。1964年1月,拉丁美洲工人工会团结代表大会在巴西利亚召开。出席会议的有600多名巴西代表以及120名来自拉美其他国家和东欧地区的代表。大会决定成立拉丁美洲工人工会团结常设代表大会,拉美劳工联合会宣布自行解散。该大会总部设在智利,后迁至巴拿马城。20世纪70~80年代,拉美工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