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从秦、汉律到唐律的变化看齐儒学对中国刑律的影响
  • 报告作者:陈红太
  • 报告字数:32637 字
  • 报告页数:28 页
  • 所属图书: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发展
  • 所属丛书: 政治文化研究丛书 订阅
  • 图书作者:张桂琳 常保国
  •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秦、汉律的蓝本要追溯到战国时代魏文侯时李悝著的《法经》。《晋书·刑法志》云:“是时(指魏明帝定魏律前)承用秦、汉旧律。其文始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1863808……商君受之以相秦。1863809汉承秦制,萧何定律。”《汉书·刑法志》有这样的记载:“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瞿同祖先生在论述中国法律的儒家化时对秦、汉律的性质作了这样的表述:“秦、汉之法律为法家所拟定,纯本于法家精神。”他认为,随着周封建制度的衰落,法家应运而生,为国君所重。“这些法家在政治上即占优势,当时各国法律多由此辈制定,其所拟定之法律即法家平日所鼓吹之主张。李悝之《法经》,商鞅之秦法,固不待论,即萧何所制汉律亦全袭秦旧,为法家一系相承之正统。”1863810不过瞿同祖先生也指出:“法律之儒家化汉代已开其端。汉律虽为法家系统,为儒家所不喜,但自汉武标榜儒术以后,法家逐渐失势,而儒家抬头,此辈于是重整旗鼓,想将儒家的精华成为国家制度,使儒家主张藉
>>
作者简介

陈红太: 陈红太,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