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作者:吴立明
- 所属图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
- 图书作者:何贻纶 俞歌春 陈永森
-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7670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
在精英教育时期,上大学是少数人的特权,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限定为管理人员、“国家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一类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在具体功能上强调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功能。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虽然还要继续培养国家的精英,但更重要的是面向大众,通过传授技术与培养能力,培养技术与经济专家,促进经济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教育功能的转变推动了高等教育种类、层次、形式的多样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其办学机构日益多元化,办学形式、办学层次日益多样化。相应的,高校的层次...
在精英教育时期,上大学是少数人的特权,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限定为管理人员、“国家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一类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在具体功能上强调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功能。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虽然还要继续培养国家的精英,但更重要的是面向大众,通过传授技术与培养能力,培养技术与经济专家,促进经济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教育功能的转变推动了高等教育种类、层次、形式的多样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其办学机构日益多元化,办学形式、办学层次日益多样化。相应的,高校的层次性也越来越明显。据统计,我国所有高校可分为八大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即使是同一专业,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也不一致。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决定了质量标准是“多层面”的。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在我国,研究型大学仍然要承担起培养国家精英人才的重任,理论型高校则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民办高校要为社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