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作者:范佐来
- 所属图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
- 图书作者:何贻纶 俞歌春 陈永森
-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5143字
报告页数:8页
摘要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深深印上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烙印。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深层次的变化必然引起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表现出政治观趋向现实化、个性凸显化、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心理问题突出化等特征。总的来说,转型时期大学生的...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深深印上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烙印。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深层次的变化必然引起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表现出政治观趋向现实化、个性凸显化、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心理问题突出化等特征。总的来说,转型时期大学生的政治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充分肯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成就,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较高的认同感,对中国的政治未来前景充满信心。他们关心党风和社会风气,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们对“政治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日趋理性化,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政治心态趋于客观、冷静和理智,政治行为的选择更为沉稳和务实”1878103。与此同时,有些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疏远和冷漠政治;有些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存在多元化。这些虽不是主流,但也是不可忽视的现象。大学生在对问题的认识分析、事物的判断、学习生活安排、职业选择等方面,都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