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转型期西部农村与国家关系考察——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例
  • 报告作者:卢云辉 孙兆霞
  • 报告字数:8718 字
  • 报告页数:10 页
  • 所属图书: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
  • 所属丛书: 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 订阅
  • 图书作者:方向新 陈成文 李连友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看,现今中国正在经历的特殊社会变迁一般被人们具体表述为三个转型: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三是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协调发展转变。这就引发了人类历史早已发生的现代性问题和其他新的社会问题,如社会失衡或社会不和谐等。借助早期内生性现代化国家,如英国、法国等国所经历的社会转型历史背景的分析,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已经发生的过程,可显示出社会转型期的西部农村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有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产生了三个背景性的因素,即:第一,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到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从而加剧了城乡二元隔绝和结构断裂;第二,资源配置从扩散到重新积聚,从而收入和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扼杀了中产阶级的发展;第三,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中国逐步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对社会结构带来的深刻影响,如失业率上升,收入差距拉大,劳资矛盾加剧等。这即是说,中国现代化过程并不像当初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平坦和光滑,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历着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过程。就西部农村来说,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多个时代的社会成分并存于同一
>>
作者简介

孙兆霞: 暂无简介

卢云辉: 暂无简介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