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的古典学阐释
报告字数:29167字 报告页数:39页
摘要
“父子之间不责善”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命题。孟子认为,“君子之不教子”客观上缘于父子特定关系中“势”的不允可,从伦理学依据上讲,则缘于父子主恩的血缘亲情,而这些主张与其性善论有着密切关联。在孟子那里,“不责善”有一定界限,并非针对世间一切父子泛言,可能仅是针对“不肖子”及夏、商、周三代特定情形的“有为之论”。孟子特意指出父子与朋友、父子与师弟、事亲与事君各有规则,不可移易。所谓“易子而教”,并非“不谏不教”,未必导致“疏远其子”,父子有亲、父子天合的伦常观...
>>
作者简介

周春健: 周春健(1973~),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四书学、诗经学、文献学,著有《元代四书学研究》等。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