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物价变动并非总是货币政策的函数
摘要
1998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短缺格局的结束,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物价走势也有了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一些人简单搬用西方经济学中的“通胀”或“通缩”概念来解释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物价变动。每当CPI正增长就称为“通胀”,每当CPI负增长就称为“通缩”。如果“通胀”或“通缩”只是用于描述物价走势的一组概念,本无可厚非,但常常发生的是,一旦使用了这组概念,人们习惯地将其与货币政策相联系,似乎CPI的变动总是由对应的货币政策引致的,因此,在落实到政策主张时,使用这组概念的人总是在逻辑上推演出相应的货币调整政策。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将CPI变动简单地归结为货币政策效应的思维,甚至影响到货币政策决策乃至经济决策层面。2006~2007年,一些人又将主要由猪肉及肉制品价格上涨引致的物价上行归咎于由外贸顺差、外汇大量流入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物价变动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作者简介

王国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蔡真: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房地产金融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房地产金融相关省级课题3项,完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智库课题10余项。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