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孝义市地处山西中部,吕梁山下,汾河之滨,是一个以煤焦铝铁、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城市。市域面积945.8平方公里,人口45.3万人,辖7镇5乡5个街道办事处、379个行政村,21个居民委员会。境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1992年撤县设市。孝义历史文化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孝河流域繁衍。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始置瓜衍县,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属兹氏县城,三国曹魏在孝义境内置中...
孝义市地处山西中部,吕梁山下,汾河之滨,是一个以煤焦铝铁、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城市。市域面积945.8平方公里,人口45.3万人,辖7镇5乡5个街道办事处、379个行政村,21个居民委员会。境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1992年撤县设市。孝义历史文化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孝河流域繁衍。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始置瓜衍县,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属兹氏县城,三国曹魏在孝义境内置中阳县,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改置永安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因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义将尉迟恭“守关于白壁”,唐太宗李世民赐改县名为孝义。唐代以后,孝义便成为“车骑缤纷、商贾云集”的一方重镇,到明清时期,成为汇通天下的晋商故里之一。5000年的灿烂文化和250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孝义丰硕的艺术瑰宝和众多的仁人志士:皮影、木偶、碗碗腔戏曲文化艺术驰名中外,其中传承千年的稀有剧种皮影、碗碗腔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老城区的中阳楼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孝义民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