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自由诗与中国新诗
  • 报告作者:王光明
  • 报告字数:18120 字
  • 报告页数:18 页
  • 所属图书:语言与文学的策略
  • 图书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自由诗是中国新诗的主要体式,中国新诗的研究和批评经常使用自由诗这个诗体概念却未加历史和理论的检讨。本文从中国早期自由诗理论的反思出发,联系新诗接受自由诗的过程,认为中国新诗在语言与形式“求解放”的进程中,精神与内容的考虑显然优先于美学的考虑,存在着把自由诗浪漫化和简单化的现象。本文提出,自由诗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它仍然遵循着诗歌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不宜将自由诗看成新诗的至尊形式,代替其他形式的探索。必须打破“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绝对观念,形成格律诗和自由诗并存、对话与互动的诗歌生态,以便在诗歌内部形成竞争机制和参照体系,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
作者简介

王光明: 王光明,1955年生。原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1999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任教,现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出版专著《散文诗的世界》(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初版,1992修订版),《怎样写新诗》(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艰难的指向——“新诗潮”与20世纪中国现代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等。论文集《灵魂的探险》(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面向新诗的问题》(学苑出版社,2002)。编著《六十年散文诗选》(与孙玉石合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中外散文诗精品赏析》(花城出版社,1990)、《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散文诗》(与孙玉石合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作家出版社,1998)、《我们时代的文化症候》(与胡越合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及花城版2002以来的中国诗歌年选等。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