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执行难”的司法自救——以统一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标准为视角
  • 报告作者:宫云举 于向华
  • 报告字数:8550 字
  • 报告页数:11 页
  • 所属图书: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作品...
  • 图书作者:刘昌毅
  •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法院每年执行案件达到240余万件,2013年上升到283万件。2008~2012年执结的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中,70%以上案件的被执行人存在逃避、规避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自动履行占比不足30%。“审为执始,执乃终赢”。毋庸讳言,“执行难”业已成为法官司法为民的肘腋之患。作为一种常态化的顽疾,我们需要不停地与之抗衡,需要时常考虑如何辩证用药。近年来,最高法院通过顶层推动,为全国法院执行工作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自2007年1月1日起,最高法院开发的全国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国法院正式运行,并于2013年初完成升级改造。各级法院新收执行案件陆续录入该数据库。这一改革将最大可能解决跨区域执行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异地财产的发现更为快捷方便。为建立跨行政区执行指挥体制,最高法院在广西、广东试点的基础上,增选了河北廊坊等4个中院,北京、重庆、上海等16个高院作为执行指挥中心建设试点单位。这一体制将最大可能增强不同法院的执行合力,减少地方政府对执行工作的干扰,降低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比重。为建立网络化全覆盖的财产发现机制,最高法院又先后与工商、中、农、交、建五大商业银行签订了执行
>>
作者简介

宫云举: 作者单位: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宣传部

于向华: 作者单位: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宣传部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