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国产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浮沉,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艺术探索和商业尝试,但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大潮之中。21世纪以来,在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播过程中,国产电影实际上参与了当代文化的建构并肩负起了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成为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展示的重要平台,在逐渐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烙印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品,成为一种建构国家形象感性而具体的动态图谱,从而实现民众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
中国国产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浮沉,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艺术探索和商业尝试,但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大潮之中。21世纪以来,在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播过程中,国产电影实际上参与了当代文化的建构并肩负起了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成为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展示的重要平台,在逐渐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烙印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品,成为一种建构国家形象感性而具体的动态图谱,从而实现民众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的历史积淀,并与现实进行不断融合。与此同时,电影作为一种在视觉层面进行文化接受体验的形式,需要受众在观影体验的过程中将电影的叙事内容转换为内在建构的形象,而电影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加上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存在被误读、曲解或被丑化等现象。此外,中国国产电影产业化由于时间并不是太长,很多机制尚未成熟,对借助电影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还未特别重视或存在认识层面的误区,对电影塑造中国形象缺乏本应该具备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由此,在对国产电影发展现状进行充分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在建构国
<<
>>
作者简介
李娟: 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副社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电影文化研究,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中州学刊》《郑州大学学报》《广西社会科学》《中华文化论坛》等报刊发表专业学术文章50多篇,参与出版著作3部,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获得河南省优秀文艺成果奖、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获得河南省青年理论宣讲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