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环境治理是指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在内的多元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引导或激励人类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环境治理属于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很难清晰界定环境治理研究的边界。通过对不同学科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有关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可归纳为环境与发展战略、环境管理体制、环境政策工具以及公共环境权益保护四个主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对理解环境治理的方法论关注不够。这导致不同学科开展...
环境治理是指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在内的多元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引导或激励人类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环境治理属于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很难清晰界定环境治理研究的边界。通过对不同学科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有关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可归纳为环境与发展战略、环境管理体制、环境政策工具以及公共环境权益保护四个主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对理解环境治理的方法论关注不够。这导致不同学科开展的研究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建立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成为当前中国环境治理研究者亟须思考的问题。
<<
>>
作者简介
秦海波: 1986年生,新疆沙湾人,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战略与政策研究。目前主持新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支持项目一项、新疆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在《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