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中的“慰安妇”话语——符号化的“慰安妇”和“慰安妇”叙事中的记忆/忘却机制
报告字数:27129字 报告页数:28页
摘要
从个人的认知经验出发,会发现“慰安妇”议题曾经历过从消隐到浮出的过程,且以非常政治化的方式进入我们的历史记忆。文章利用中国的各类报纸数据库,通过检索各数据库中的“慰安妇”词频,考察“慰安妇”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以何种方式进入国人的历史记忆。文章分析了峰值年媒体报道的特点,抗战时期的“慰安妇”作为民族奴役与苦难的象征存在,激励民众抗战之决心。20世纪90年代重新彰显的“慰安妇”议题作为民族受害的证据再次进入媒体话语,成为国家之争的符码。文章质疑了符号化“慰安妇...
>>
作者简介

宋少鹏: 宋少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