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五蕴学说三探——修持纲要:七处善·三种观义
  • 报告作者:思和 虢侗
  • 所属图书:中国佛学(总第42期)
  • 图书作者:《中国佛学》编委会
  •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报告字数:9362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
本文依蕴、处、界三科的次第阐述了“七处善、三种观义”的义理体系构成,这是佛陀的修持理论。在实践方面,列举了佛陀指导罗睺罗观修并为人演说五受阴、六入处、十八界、尼陀那法(缘起论)。经历了这一过程,佛陀观罗睺罗“心解脱智熟,堪任受增上法”,罗睺罗亦认识到“此诸法一切皆顺趣涅槃、流注涅槃、后住涅槃”。就此可知,“七处善、三种观义”这一命题高度概括了佛陀观修理论与实践运作的要义。这理论是成体系的,实践是有步骤的,二者高度统一,顺趣涅槃、流注涅槃、后住涅槃。
作者简介

思和: 思和,中国佛学院讲师,2014级在读博士研究生

虢侗: 虢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