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先导
摘要
公民意识作为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下的意识形态,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制于市场化水平、民主政治状况、社会组织的化育程度、文化观念的现代性等,需要整合各种资源、改善综合环境,为公民意识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仅仅有这些外部条件的支持,公民意识并不可能自发形成,更不可能自动维持。一种思维观念要在主体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更需要主体的认知、习得和体验,乃至吸收、认同和内化。因此,只有对公民意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将它纳入意识形态建设的范畴,围绕着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基点、认知体系、动力机制、实践模式等关键题域,通过核心价值体系自上而下的引领,通过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动力支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社会家庭等全方位教育宣传,通过公民群体在公共领域实践中的领悟和积淀,才能在公民中真正确立起科学系统的,对自身、社会和国家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的公民意识,实现公民意识建构从外在向内心、从认知向行为、从自发向自觉的转换。
>>
作者简介

傅慧芳: 博士、教授。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委组织部领导干部考试专家库专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专家库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省软科技项目、省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8项。在《政治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3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摘要,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论文《中国公民意识的本土特质》荣获福建省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公民意识建构的中国理路》荣获福建省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公民网络参政需求的增长与制度回应的博弈》荣获福建省第九届社科成果三等奖。被授予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校“‘宝琛计划’中青年高端人才”、校首批“百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校第四届“十佳青年教师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