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预期、有偏性预期及其形成机制:宏观经济学的进展与争议
  • 报告作者:钟春平 田敏
  • 报告字数:32669 字
  • 报告页数:28 页
  • 所属图书:与时代共奋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
  •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8年06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预期是个重要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决策通常需要相应的信息,包括对未来的预期,因而预期在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未来通常是不确定的,这就使得预期成为悬而未决的难题(Manski,2004)。通常设定的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都难以成立,而对预期的具体形成机制研究较少,因而有必要更恰当地分析预期的形成过程。预期是否确实偏离“理性预期”?如何解释有偏向的预期?这种偏向预期是如何形成的?这种预期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有何影响?宏观货币与财政政策如何有效地应对这种预期?这些都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预期到底是“适应性”的、“理性”的,还是根本就是凯恩斯所描述的非理性的和存在羊群效应的?该问题仍然存在着明显分歧。研究表明,美联储的消费者金融调查(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CF)显示,绝大多数人(超过50%)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在所有调查年份(每3年一次),都认为利率将会更高,预期呈现有偏性特征(Zhong and Turvey,2011)。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潜在设定,随着决策人数的增加,会不断地逼近真实的状况,相反,很多时候,大
>>
作者简介

钟春平: 暂无简介

田敏: 暂无简介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