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巴列维国王时期的美伊关系评论
  • 报告作者:范鸿达
  • 报告字数:11630 字
  • 报告页数:17 页
  • 所属图书:美国与伊朗:曾经的亲密
  • 图书作者:范鸿达
  •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从1941年登基到1979年被迫流亡国外,巴列维国王统治伊朗长达38年之久。在此期间,亲近美国是伊朗对外政策的主流,这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近代以来,伊朗一直处于英国和俄国(后来是苏联)两大帝国的竞相剥夺、侵略中,身处困境的伊朗无力抗拒这两大强国,这就迫使伊朗统治者引入第三国势力。二战以前,德国被伊朗礼萨国王视为抗衡英苏的盟友;在德国失势后,美国又成为伊朗第三国策略最优先考虑的对象,特别是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中东地区民族主义运动的崛起,倒向美国成为巴列维国王对外政策的唯一选择。事实上,和美国的亲近也给巴列维带来重大的收益,例如:假若没有美国的压力,苏联军队可能不会在1946年撤离伊朗;没有美国的支持,伊朗1953年政变也难以那样容易地颠覆摩萨台的民族主义政府,巴列维国王自然也就无法轻而易举地重新返回伊朗。显然,与美国的友好关系是巴列维国王实现国家内外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伊朗的基本政策是避免其落入苏联之手。在美国人的眼里,伊朗远不是像以色列、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那样的战略盟友。从1953年到1961年,伊朗获得的美国援助还不如采取不结盟立场而且与苏联保持着友好关系的印度得到
>>
作者简介

范鸿达: 博士,厦门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