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创新链与港澳人才链融合路径探索——以天河区为例
报告字数:14824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本文研究天河区如何大力激发已有的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强化创新链与港澳、海归高层次人才链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链融合”),探索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实现路径。本文基于两次调研分析指出,在广州及天河创业就业的许多港澳青年人才普遍存在一定的发展需求:第一,当前虽然设置大量优惠政策,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和发展,但政策落实不够,导致未能惠及很多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第二,基层群团组织的活动与港澳青年脱节,未能在帮助港澳青...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本文研究天河区如何大力激发已有的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强化创新链与港澳、海归高层次人才链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链融合”),探索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实现路径。本文基于两次调研分析指出,在广州及天河创业就业的许多港澳青年人才普遍存在一定的发展需求:第一,当前虽然设置大量优惠政策,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和发展,但政策落实不够,导致未能惠及很多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第二,基层群团组织的活动与港澳青年脱节,未能在帮助港澳青年及吸引港澳青年融入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三,港澳青年企业家在珠三角地区创业发展,存在社会文化方面的隔阂和制度性的壁垒。天河区需要正视当前存在的一些短板,在推进“两链融合”方面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本文据此提出了创新“两链融合”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一是多渠道建言,倡议建立共享最优惠政策的创新性机制,切实实现在全市范围内的合作共赢;二是联合本地科创和产业资源,协同打造“嵌入式的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体”,实现全链条创新发展;三是设立多元沟通协商机制,充分聆听青年人才的诉求,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
>>
作者简介
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天河区基层委员会联合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刘建(组长),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常委、天河区基层委员会主委,天河区人大财经工委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体系与人才政策;蒋余浩(执笔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体系比较研究、中国数字经济政策;杨阳,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委员、天河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天河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科技创新;吴璧君,中山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政策研究。
相关报告